我们总会有陌生的人接触,这是社会中成长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那么,我们在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人性是人类所共通的,所以许多人会认为透过自己精确的洞察力,就能从枝微末节的线索中去探寻事实的真相,并对眼见为凭的观察结果深信不疑,但这样的做法是相当危险的,因为错误的判断可能会让一个人付出高昂的代价。
人们为何会容易对陌生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呢?
01
理解陌生人时存在的风险
我们都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成为受欢迎的人,于是很多的书藉就会告诉我们该如何读懂人心、如何沟通和表达意见。
能“迅速”了解一个人被认为是种“好的能力”,因为这代表了某人可能很善于观察、能理解他人及思考周全等良好的品质。
但坚信自己容易看懂人心,认为我们总是具有别人所没有的洞察力,却容易导致我们在本该倾听的时候却在诉说,该注意细节时却心不在焉,当做出错误的判断时又责怪对方没说清楚时,这就是风险的所在。
而当我们认为自己对他人的理解超过他人对我们的了解时,“非对称洞察力错觉”就会干扰我们对于对陌生人的判断力,也容易误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在记录片《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中,导演兼拍摄者的约翰·威尔逊教大家该如何与人攀谈。
他来到一家旅行社,要买去坎昆渡假的票,柜台的服务员在帮他系统购票的期间,就与他谈到了自己的婚恋关系。
购票完成后,走出大门的他开始思考刚才发生的一切。
“很难理解,为何有人会想在某一时刻想对你倾诉什么事。而且之后你开始琢磨着,‘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当他人一旦打开话闸,你似乎也得回点什么才礼貌。而回话的风险是,因为一次情绪的交流,很可能将你卷入情绪的洪流,而你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若是柜台服务员得知她刚才倾诉的话为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也许会后悔早知不该多说。
但可能她原本的用意并不是在散播什么不开心的种子,而只是想随意地与人攀谈,
除了我们常会误解他人的意思外,另外,直觉判断力往往也不是那么正确。
心理学家就曾做过一个称为“默认真实”实验,去证明人们为何会被陌生人欺骗?我们普遍的想法是什么?
02
什么是“默认真实”理论
心理学家蒂姆·莱文(Levine)在2014年提出了“默认真实”理论。
他认为“人们在沟通中倾向于以对方诚实为前提,默认对方的陈述是真实的”。
实验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
莱文请大学生在实验室中回答百科知识智力小测验,如果答对了问题,就能获得现金奖励。
每位学生都被安排了一个陌生“搭档”,他们事先并不知道,这些搭档早已被莱文串通好要透露答案的事。
于是考试正在进行时,监考老师突然被叫离考场,这时搭档就对考生说: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我想要那笔钱。”然后就指着放在桌上的信封说:“我想答案就在那里。”
照理说,学生们应该有能力想到监考老师的离开及搭档的怂恿作弊是被串通好的,但事实上学生们却未曾质疑过他们的搭档。
考生可从选择是否要做弊。然后在考试结束后问他们:“你作弊了吗?”并将访谈被试的过程录像。
一些被试者被要求看完这44人的录像(说谎话和真话的机率各半),去辨认出其中谁在说谎。
其中实际有作弊却说自己没作弊者,为何会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他的“搭档”不会出卖自己。而另外有些作弊者在说谎时,从外表及举止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异常。
所以从实验中得知:
录像看得越多,就越难区分学生是否有说谎。
光凭录像无法准确判断学生有否有说谎。
学生们对搭档(陌生人)有着高度的信任感。
大多数人都不擅长辨别谎言
由实验结果表示:
在辨认他人说话“是否属实”这方面能力,可能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好,但我们却会认为自己做的不错,这也许是我们需要警惕之处。
那么,对于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人们为何会倾向于相信他们呢?
03
为何会相信陌生人?
当我们倾向于相信某人时,不是因为我们对TA没有怀疑,而是可能对这个人的怀疑还不够多。
例如当我们开始对某人心存疑虑时,并不能像电视演的那样机灵,马上就能戳破对方谎言,而是需要搜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疑虑。
而我们又往往凭靠陌生人的外表和行为做为传达他们内心感受的可靠线索,会认为陌生人的内心就像外表呈现的那样一致,若不一致,才会产生怀疑。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往往难以预测,外在表现也很有可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维持。
另外,我们对于陌生人的信任,还会建立在一些具有公信力的群体及机构上。
因为人们普遍会相信,这些长久以来拥有着历史悠久、地位崇高、权威的团体,绝不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若信任一旦遭到崩坏,可严重至足以摧毁无数的人生。
例如去年的11月7日,法国天主教高层人员于卢尔德市集体下跪,长达70年的重大丑闻,残害了21.6万名未成年人!。
2020年2月18日,美国最大的青少年组织——童子军申请破产,在美国面临至少 275 起虐待儿童及其它指控。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有这么多无辜的孩子惨遭魔爪伤害,而他们的父母、家人难道都没人发现任何问题吗?
这是因为人们愿意看见和听见的,往往是他们所“相信”见到的,但这可能并非事实的本来面目。
因只有当事件逐渐明确地变得与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反"时,我们才能走出“默认真实”模式。
04
如何走出“默认真实”模式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而这个“畏”所代表的“敬畏”,并不是一概接受,而是做事情时,要心存“考量顾虑”。
尤其是在人际的相处上,为何会出错?往往是由于“忽视”或“大意”。
“忽视”曾犯下的错误,而又对这些错误思想或观念视而不见,“大意”的认为自己对他人有足够多的洞察与了解,封闭于自我观念所构建的习俗和做法,那么你所拥有的就可能只剩下个人成见。
做事心存敬畏才能有底限。
而每个人都需承认自己辨别陌生人的能力有限。
因我们无法会知道全部真相,只能满足于了解部分真相。
所以我们更不能忽略观察他人言行举止的合理性,以谨慎、谦逊的态度与陌生人相处才是最佳的方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467 测试
立即测试
738 测试
立即测试
494 测试
立即测试
1468 测试
立即测试
742 测试
立即测试